那一步一步的花開  燦若琉璃......

步璃あゆり,取中文之美形,日文之音讀(Ayuri)
在這小小的 純粹的空間,紀錄所思所感,輕輕地......
你可以  看看
小小說,也可以  聽聽音樂  看看電影,或者   到京都走走!  請隨意 :)

那年冬天我獨自到京都旅行,在車站旁的通訊行買了隻若無定期儲值便會失效的預付卡手機,以備不時之需。下榻的據點,選擇新開幕沒多久的背包客旅館,乾淨、溫暖,住宿客不多,在台灣的名聲也尚未傳開。也許因為接近日本新年,二十餘人齊聚一堂,大部分旅者來自歐美,除了老闆夫婦和工作人員外,日本人屈指可數──他是難得的其一。

他有個令人難忘的姓氏──望月,每回望著天上的月亮,經常想到這美麗的姓。不過他並不是我所鍾愛的纖細月牙兒,他是十五的滿月,(當然不是因為他臉的輪廓有些圓),這人與生俱來的雍容氣質,對任性、稚氣的我而言,太過圓滿。

望月來自位於東日本的靜岡,在小學教授歷史地理的他,大學畢業後曾獨自到世界各地旅遊,是自助旅行的前輩。不知為何他特別喜歡和我聊天,也許因為我的臉也有些圓,一頭淺栗色短髮,感覺像是日本人。我們常在客廳玩環遊世界的遊戲,在地圖上遮住某個國家輪流說出地名及著名景點,這遊戲可真難為了早將所學還給地理老師的我,不過他總是很肯定地說:「我相信妳一定知道的!」雖然不知道他的信心從何而來,但我相信他應該是位好老師。

「明天有什麼計畫?」收起地圖時他隨意問道。

「想去嵐山。」我總在一天結束後,看著貼在牆上的觀光地圖決定隔日行程。

「我也是,不過想先去詩仙堂。」

就這樣,一個人的旅行變成兩個人的「散步」。是的,是散步。我是貪心的旅者,總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造訪多數景點;他是優雅的旅人,喜歡細細品味當下每刻每秒的風景。兩人同遊我不好意思逕自趕路,遂開始模仿。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週末午後,突然接到你的電話,說剛回國,想來見我。
掛上電話,我快速地在衣櫥裡翻找著合適的衣裳,腦中同時思考著該用什麼樣的表情面對久未謀面的你。
門鈴聲響起,透過訪客螢幕看見熟悉的勝利手勢──那曾經再熟悉也不過的場景。我飛快地跑下樓,卻在打開門的剎那穩住腳步。
眼神交會的瞬間,我們不約而同地笑了。那笑裡蘊含著太多的情不自禁,像是遇見自己喜歡的人嘴角便不自覺的上揚,下意識的反射動作毫無一絲矯揉做作、虛假應付。
「走吧!」
沒有多餘的寒暄,我們齊步往鬧區方向前進,好似歲月不曾在彼此間留下空白。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舉辦全台灣最美地名票選,我想自己應該會毫不猶豫地投「霧峰」一票,山在虛無縹緲間,是少年時期至今最愛的風景之一。最近收到前聯合報繽紛版主編–小熊老師的新作《 霧繞罩峰–阿罩霧的時光綠廊》一書,書中分享了關於故鄉霧峰的歷史及地方創生的故事。記得幾年前收到小熊老師的來信,說他即將遊子歸鄉,「熊與貓咖啡書房」將於隔年春天在霧峰林家花園附近現身。當時我很開心地回道:霧峰是個好地方,若我有此鄉可歸應該也會做出相同的選擇。我必須承認那時的自己「可能」把霧峰和霧社搞混了。「熊與貓」出現在省議會紀念園區對面巷內的一年後,我前往探訪,在踏入霧峰那一刻很快地明白自己肯定誤會了什麼—霧社為山坳聚落,搭配的是壯闊山色;而霧峰中心則是傍山平原地形,呈現山區時而煙霧繚繞的田園風光。

六月初夏。光復新村的紅磚舍群蟬聲淹沒,如果來點鄧麗君,彷彿就能回到父母長輩的青年時代,若能再來點煎魚紅燒撲鼻飯香,昔日歲月靜好的美麗景象便熱騰騰地上桌了。不經意一瞥,「熊與貓」在地推廣的漂書箱竟也跨越時空出現在某戶人家前院,完全是染著「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色彩的奇幻異境啊。翌日,四處晃悠,赫然發現路旁一畝金黃稻穗。一直以為秋天才是收穫的季節,曾在某本書中讀到中國華南較溫暖的地區水稻可二期耕種—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一期稻?重點是—原來霧峰產米。走進霧峰農會酒莊,除了炊煮時芋頭香氣四溢的益全香米,更有獲獎無數的初霧清酒。酒精濃度偏高的燒酎、吟釀、大吟釀有些難度,和我一樣只能淺嚐的人,不妨試試帶點戀愛酸甜的濁酒。

「地方創生」這幾年成了時髦的流行語,和「經濟」、「社會」、「文化」等現代詞彙一樣是日本製造的新漢語,簡而言之就是整合「地、產、人」資源以活化地方、平衡城鄉人口差距所推出的新經濟政策。享有「臺灣第一村」美名的光復新村是五○年代臺灣首座參考「花園城市」概念建造的聚落,歷經凋零的故事,如今在腳下生了根的人們努力下往新生邁進;霧峰農會派員赴日學習清酒釀造,創立品牌,為郭益全博士耗費十年培育出的臺農71號新品種香米創造新價值……這些都是地方創生的典範。

百餘年來,時代的巨輪以不可逆之姿帶領人類從農耕生活邁向工業社會,資本與勞動階級成為主流,「現代經濟」以利己主義出發,主張經濟無限增長,低估了土地產品價值甚至忽略自然資源並非取之不竭的事實。以科學為恃,人們努力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產量以餵飽社會中每一顆螺絲,為滿足生活需求身後留下綿延不盡的碳足跡,卻忘了計算大自然的乘載及適應能力,破壞程度遠超以往而自然消化不及,於是環保成了二十一世紀最迫切的問題。除了熟悉的空氣汙染、能源再生、物種瀕危、氣候暖化等議題,友善土地、環境永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小農經濟跳出了全球化經濟以出口為目的的迷思,是更接地氣的地方經濟。書中提到的「阿罩霧自然農」,強調不灑農業、不噴除草劑、也不用化學肥料,依然能夠對抗病蟲害,收穫豐碩;「五甲地」霧峰香米改以自然農法種植水稻,找回水田的生態,讓長久以來受到化學藥劑荼毒的土地得到喘息。這些正是生態經濟的第一步。

文學藝術才女江凌青(1983–2015)曾在921震後一年寫下關於故鄉霧峰的文字:「林家花園坐在巷弄裡,垂釣路人的眼神。每次走進去,都以為自己是那個發現桃花源的幸運漁夫。……古蹟存放了好多追逐的故事,所以會活得很長。我們不可能成為古蹟本身,卻將是故事之一,也夠幸福了呢。」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無疑地,這是部美味的愛情喜劇。

但與其說是部單純的愛情電影,倒不如說它以愛情為主軸,佐以詼諧逗趣的對話描繪出多樣人性及人生話題。

《歡迎光臨愛情餐廳》這個中文名下得好,觀影者隨著影片切入的視角彷彿穿了隱身斗篷親身來到這世界最棒的餐廳──優雅現代的建築、布拉瓦海岸的蔚藍、灑在露台上的溫柔陽光以及徐徐吹來帶著海潮氣息的微風……我們在餐廳的一角,腦袋想像著面前一道道宛如藝術品的佳餚究竟是何滋味,同時津津有味地欣賞(偷聽?)有幸參與最後一夜的賓客們饒富興味的性格以及身上發生的趣事,更因侍者調皮搗亂、亂點鴛鴦譜而止不住竊笑。

這是錯過了就不可能有下一回的晚宴。無論是餐廳的主廚、工作人員或是好不容易預訂前來一償宿願的人們都期待的完美的一夜──但世事當然不可能盡如人意──美食是否能夠療癒這些來自各地風俗民情迥異、各自帶著不同傷痕的心靈呢?

真是部有趣的電影,讓人從頭笑到尾最後又有種豁然開朗的感動。那不是無厘頭讓人捧腹的笑料,而是一個表情一句對話呈現出人性中瑣瑣碎碎讓人忍俊不禁的詼諧,劇中選擇的配樂也都在水準之上,恰如其分地表現出當下的情境和氛圍。電影最後,我想我們和劇中人物都體悟到活在當下、享受當下,那是充滿意外的人生旅途中你唯一能為自己掌握、錯過不復存的一期一會。

 

《歡迎光臨愛情餐廳》2013/10/18上映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驕傲>是首友情之歌,當初是寫給到海外求學的好朋友。

那時的心情,是焦急的、心疼的,甚至是沮喪的。

後來再編這首歌,經歷了一些事情也有了不同的領悟。

朋友也好,親密的家人、愛人也好,大夥兒在一起笑笑鬧鬧總是如此簡單

同甘很容易,把那甜揣在懷裡不時拿出來舔個幾口傻傻地笑多麼容易

但人生終究一半以上是苦的

無論選擇哪條路,都不可能有絕對的甘美,各有各必須經歷的苦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看到「皇家風流史」這個片名,直覺便告訴我這絕不僅男女情事的「風流」那麼簡單。其實也是想當然耳,一部艷史之作怎麼可能會得到柏林影展最佳劇本的殊榮呢?確實,這部片十分激情,對我這種有英雄情節之人凡看到電影主角為了堅持信念而大刀闊斧向前衝時總會血脈賁張;確實,這部片相當華美,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十幾世紀歐洲宮廷風情、華麗的服裝以及優美的歐洲景致;確實,這部片有不少令人發噱的橋段,如果你也認為人際間角力鬥爭的詼諧和事與願違的悲傷並存是種更接近人性的理所當然。 

先談這部片的時代背景吧!
十八世紀的歐洲,哲學思想家讓‧雅克‧盧梭和伏爾泰等人紛紛提出了天賦人權、信仰自由、普世進步等論述,啟蒙運動思想逐漸蔓延。1776年,慧黠美麗的英國公主─卡洛琳帶著少女對婚姻的憧憬來到了實行君主封建制度、教會觀念保守的丹麥。
我以為卡洛琳公主遇到國王克里斯欽七世時,他們該是幸福的,至少相見時兩人眼底的好奇、興奮、期待,以及綠色的草地、馬車外映入眼簾的美麗景色,都是鮮嫩嫩的幸福模樣──如果是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只可惜兩人都太年輕,一個既浪漫又驕傲,一個喜怒無常神經質,兩人都不懂得各退一步的相處、探索、了解對方,錯過了相愛的時機。來自德國的醫生─史東瑟進入了他們的生活,成了在國會孤立無援、淪為簽名工具的克里斯欽最強而有力的支柱,更為芳心寂寞、住在無形枷鎖裡的王后帶來了自由的空氣,他們齊心協力著手改革,原本相敬如冰的夫妻關係也浮現了和煦的笑容。然而當克里斯欽終於能舒坦施政、無須受限於國會,也有了些自信不像以往那般瘋狂、情緒化,甚至想認真修復和王后間的關係時,史東瑟和卡洛琳間的愛情早已因一支暗潮洶湧、卻又明顯表露彼此心跡的舞而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

由史東瑟主導推動的一連串改革,包括開放大學教育、設立孤兒院、出版自由、廢除審議制度等等,將黑暗的君權時代推向天賦人權的光明,然而城裡沸沸揚揚的傳言和王后冷淡的態度終究讓克里斯欽明白兩人的關係。就在史東瑟決定對摯友坦承一切時,克里斯欽阻止地抱住他,「不要說!」然後落下了淚──這淚,是為了那讓自己有能力對抗不安和寂寞、賴以維生的友情?還是為了讓國家和人民好不容易得到救贖的光明得以繼續下去?──那一刻他心中種種錯綜複雜、糾葛無力的情緒彷彿植入了我的胸口,如此脆弱卻又堅強得令人心疼。
史東瑟和卡洛琳的相愛也許並沒有錯,因為他們在彼此對的時間遇到了能和自己靈魂契合的人。如果是在現代,有名無實的婚姻的確無法阻止相戀的人兒追尋另一段幸福,然而背叛和外遇卻永遠是不可饒恕的,更甭說以他們的身分在那樣的時代相戀。

文章標籤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了好幾日還是想不通,這部限制級電影怎麼會血腥得如此純愛、驚心得如此清新,讓人眼眶濕潤地走在西門町熙來攘往的人群中,情不自禁嘴角上揚,像個傻子。

當櫻花盛開》導演-多莉絲朵利(Doris Dörrie)的最新作品《罪愛妳》(Bliss),有著無庸置疑的優異美學──色彩風格太鮮明、取鏡角度太詩意、罌粟花海太奪目,男主角頹廢造型太帥氣,女主角香檳色假髮太吸睛……再加上恰如其分的配樂輔佐,無論是The Standells、Sham 69的喧噪龐克樂,或是Hauschka古典優美的鋼琴曲,皆完全貼合劇情裡的心境變化,和畫面融為一體……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嗎?當然還有。

原和父母住在農莊裡過著無憂無慮生活的伊莉娜(艾芭羅爾瓦雀Alba Rohrwacher飾)因戰火波及而家破人亡,身心飽受蹂躪的她背負著傷痛來到大都市柏林,以賣春維生。家逢巨變而自暴自棄的龐克小子卡雷(文森茲凱佛Vinzenz Kiefer飾),年輕力壯、四肢健全卻終日無所事事,帶著一隻大黑狗茫然遊走街頭成了流浪漢。他們各自將內心的破碎與喧囂隱身於躁狂叛逆的龐克搖滾之下,孤獨、費力、卻又無感地過著每一天──直到遇見彼此。

當從小與農場動物為伴的伊莉娜遇到了大黑狗拜爾,眼底再多的冰寒也化作溫情。因為拜爾,讓兩人空洞的目光有了交集,在彼此心上有了名字;也因為拜爾的死,讓同樣痛徹心扉、孤苦無依的兩人將真心掏出來給對方,相戀。

卡雷住進了伊莉娜精心佈置的套房,從此不再是一個人。

他摘下被單上的小花湊到她的鼻前,笑了。他將花兒溫柔地插在她的髮上,凝視。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