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步一步的花開  燦若琉璃......

步璃あゆり,取中文之美形,日文之音讀(Ayuri)
在這小小的 純粹的空間,紀錄所思所感,輕輕地......
你可以  看看
小小說,也可以  聽聽音樂  看看電影,或者   到京都走走!  請隨意 :)

夏天到了,似乎就該看這樣一部熱血電影,將體內滯積的躁熱排出毛細孔外,清涼又消暑。

《慾望決勝點》(Superclasico)這部代表丹麥入圍2012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愛情喜劇電影,所選擇的場景並不是風光明媚又清涼的北歐,而是熱情洋溢、氣溫高達36.5度C的南美洲。夏日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有熱血沸騰的足球場和激情瘋狂的足球迷,充滿拉丁風情的街道和熱情如火的探戈舞曲。看著來自北國的男主角在毒辣陽光下穿著西裝、汗水淋漓狼狽不已,在語言不通又人生地不熟的異國城市飽受文化衝擊,以及看待愛情聚散迥然不同的價值觀,甚至連搶劫的步調都如此慵懶和善,他那摸著鼻子吃悶虧的模樣還真是既可憐又好笑。好不容易捱到夜晚,在這個足球國度的酒吧裡,他是唯二痛恨足球的人,輕輕搖晃酒杯,大口大口地喝下色澤宛如午夜紅寶石般迷人的馥郁紅酒,這一口是愛戀,那一口是欲望,下一口是苦澀,再一口是怨憤,情慾在體內奔騰,反覆煎熬……心愛的老婆遠走他鄉另結新歡且堅持離婚的遭遇本是悲傷難堪,卻在異國截然不同的空氣及人生態度中逐漸產生化學變化,再加上兒子那心酸懵懂、只知道一股腦往前衝的初戀,各項元素交融成一片詼諧,催化出讓人笑聲不斷的幽默喜劇。視覺上的豔陽炙烈、熱鬧繽紛竟能達到如此消暑的效果,實在不可思議。

電影從男主角的視角切入,丹麥品酒師-克里斯欽因酒店經營不善面臨破產,一瓶瓶珍藏的紅酒全成了消愁的工具,老婆遠走阿根廷重拾足球事業,而正值青春期的兒子-奧斯卡則是個沉迷哲學不愛說話的孩子。低潮之際,沒想到身為足球經理人的老婆居然和當紅的足球明星陷入愛河並且要求離婚,於是克里斯欽帶著兒子來到陌生國度,試圖挽救他那瀕臨破碎的婚姻,及人生。

身為一個不專業的女性足球迷,看到女主角和陽光帥氣、渾身是勁的超人氣足球明星談戀愛──全場熱烈歡呼他的眼中只有妳──這實在是太夢幻的一件事了!再看看另一邊,站了個結婚十多年,心寬體胖、無趣又乏味的中年男子,兩人之間唯一的連接點只剩下那十多歲的寶貝兒子──這根本是個從基本點就非常不公平的選擇題吧!

雖說愛如美酒,新鮮芬芳薄酒萊或十年醇厚卡本內,口感滋味大不同,飲者各取所好,然離婚或分手這種事情的複雜度又豈是能一分為二如此簡單的選擇題?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人對我說:「如果有一天我們分手了,再見面時妳還是會愛上我。」當時我用力地點頭,且深信不疑──他就是我的天、我的信仰,不容許一絲懷疑的真愛。而他自信神氣的話語,預言了不久後的別離,也預言(?)著我們未來的重逢。
也許很多人都曾經愛過這樣一個人,一個無論如何就是想愛,無論如何爭吵、掉過多少眼淚,也無法不愛的人──就是固執地想愛著他,只因為他是自己認定的命中注定,靈魂的另一半。 

<再見初戀>(Goodbye,First Love)這部法國後新浪潮電影,大抵就是敘述這樣一個故事。從英文片名看來,Goodbye是道別,而中文片名的「再見」,卻涵蓋了兩層意義──再見初戀情人,然後再見。
無疑地,這是部美學電影,儘管導演米雅.韓桑露芙(Mia Hansen-Love)謙稱自己嘗試用直接的態度和最不花俏的攝影手法呈現,然而片中初戀的場景灑滿了陽光,時而清新溼潤、時而光影交錯,讓觀眾沐浴在法國鄉間濃郁的花香和慵懶風情中,緩慢呼吸。電影以15歲女孩的視角細膩描繪出少女情思的蜿蜒,櫻桃的酸甜,穿過林間的風聲,混雜著青草和泥土芬芳的氣味……透過如詩的畫面生動地傳達至觀影者的腦海中。

是啊!我也曾經這樣愛過,在望不見時間流向的青春裡,放縱且恣意地愛過。

夏日的愛情,空氣中浮動著青春、肉體和性的歡愉。偏執地以為這就是天長地久,卻沒想到只是漫漫人生的轉瞬。故事在男孩遠行南美洲畫下休止符,流淌在女孩體內的眷戀卻未曾停歇,血液裡未盡的毒液依舊深深影響著女孩的心魂──她傷心、她流淚、甚至企圖自殺、萎靡日復一日──她無法停止深愛已然遠去的男孩,愛情是生命的全部,他是生活的重心,她的真命天子。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雲端求愛記 From 聯影

看<雲端求愛記>(The Fairy)這部電影,像走入超現實主義畫家的作品中,不是達利(Salvador Dali )濃厚的魔幻風格,比較像在奇里科(Giorgio de Chirico)的畫裡塗上層奶油,再灑上法國海灘慵懶的陽光。

這部片在2011年金馬影展上映時翻譯為<愛上仙女的男人>。無論是「雲端求愛」還是「愛上仙女」,這部片的童話感及非現實性都可從中看出端倪──看這部電影,請先拋開凡人的邏輯。

先來看看電影介紹:

多姆是法國海邊旅館的夜班員工,鎮日與電視、三明治和討厭的旅客為伍,一日來了個自稱仙女的赤腳女孩費歐娜,大方送給他三個願望,還保證一定成真。他祈求能有一台摩托車和一輩子用不盡的汽油,卻想不出第三個願望。

翌日早晨,門口竟然停著閃亮的新車及盛裝打扮等待約會的嬌羞美人,情陷愛河的多姆開始在意起對方,卻突然發現心上人失蹤了,她竟被關進當地的精神病院,把七彩藥丸當零嘴吃…。為了再續前緣,多姆勇敢闖入醫院,喬裝胖子把她偷渡出來,可是神奇的女友卻在一夜之間大肚子,產下男嬰,一連串瘋狂的行徑和災難,讓他們成為警察關注的焦點,高潮迭起的真愛大作戰如火如荼上演……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人海中遇見你>(Medianeras)電影預告片,很自然而然想到<向左走,向右走>這部經典都會愛情童話。人口擁擠的城市「布宜諾斯艾利斯」,比鄰而居的男女主角,獨自尋找真愛、總是錯過的兩人……相較於<向左走,向右走>濃烈的愛情童話色彩,<人海中遇見你>描繪得更寫實、更悲傷、更無奈,也更貼近生活在都會的人們所遇到的真實困境──一間間狹小、幾乎照不到陽光甚至沒有陽台的「鞋盒套房」,因忙碌不再而感到焦慮恐慌,透過網路搞定生活大小事,需要一台隨身相機發掘身邊美麗的細節,寂寞得快死掉所以囫圇吞棗的速食愛情……每個人都在尋找生命的出口,愛情也許只是象徵意義的鑰匙?

憂鬱宅男馬汀是個網頁設計師,和前女友留下的馬爾濟斯狗相依為命生活在聖塔菲大道上、只開了個小窗的鞋盒裡;從沒設計過實體建築的建築設計師瑪麗安和交往四年的男友分手,櫥窗裡的假人模特兒是她的伴侶,住在聖塔菲大道上、有五層階梯而號稱樓中樓的鞋盒裡。馬汀的電腦桌面是原子小金剛(鉄腕アトム/AstroBoy),一旁的架上擺了原子小金剛模型,我想患有「人群恐懼症」的馬汀應該不知道在這個圓臉男孩的原生國度日本,有個叫「新宿」的地方,上下班時刻洶湧的人潮是名符其實的「人海」;英國插畫家Martin Handford風行28國的作品「威利在哪裡?(Where’s Wally?)」是瑪麗安從小愛看的繪本,她總是試圖在萬頭鑽動的城市裡找到Wally卻始終未能如願,她的真愛Wally究竟在哪裡?

這不只是愛情課題,更是人生課題。倘若「鞋盒」代表的是人生中的困頓、如一灘死水動彈不得,人們似乎總是藉由尋覓真愛以期得到救贖?先不論「真愛」究竟是命中注定抑或是單純的機率問題,愛情並不會改變「住在鞋盒」這個事實,也許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保持「真愛」的鮮度和質感,以免它和過往的悲傷殊途同歸?不論是人海中的尋覓或是轉角遇到愛,或許唯有先改變自己、開啟一絲光亮,才會發現眾裡尋他千百度,卻在燈火闌珊處?

瑪麗安和馬汀決定違反都市建築法,在鞋盒的牆上開個洞,讓陽光照亮四方幽暗,讓自己能探出頭透透氣,看看不一樣的世界……決心改變的同時,是魔法灑下的時刻──從YG內褲探出頭的「他」和左箭頭指示的「她」,最後會如何相遇?

martin v.s. mariana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生去看海  紅酒燉香雞

最近看了不少德國電影,其中「捨愛其誰」和「歡迎來到德國」都寫了專文,為什麼會把性格迥異的《文生去看海/Vincent will meer》和《紅酒燉香雞/Kokowääh》放在一塊兒討論呢?原因是這兩部電影有著同樣吸引我的點,那就是電影配樂。《文生去看海》這部療癒型的公路電影採用了德國自產的獨立樂團Cargo City的音樂,而《紅酒燉香雞》這部愛情喜劇電影則是選擇了來自美國San Diego的獨立樂團-White Apple Tree(當然還有正火紅的英國樂團Hurts的歌曲)。

From Cargo City Official Sitev.s.From White Apple Tree Official Site

Cargo City和White Apple Tree都是相當年輕的獨立樂團。Cargo City的曲風和《文生去看海》這部電影一樣,清新、寫意、感人,具療癒性質,當然電影中所穿插的其他配樂性格也多屬輕鬆、青春、溫馨、流暢,架構出相當綿密且契合的樂曲畫面。另一邊,除了旋律動聽、歌聲煽情的Hurts,在《紅酒燉香雞》豋場的White Apple Tree也相當引人注目,歌曲旋律本身不錯,但曲風偏強、調性稍微乾燥了些,和這部富含「愛情水分」的主流電影有些許落差,甚至有時會有種音樂搶過畫面的感覺,但是某些電影橋段運用了類MV的拍攝呈現手法,倒讓這部典型的愛情童話電影有了獨特的氛圍和個性。

先談《文生去看海》。

勇奪德國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男主角雙料大獎,並橫掃各大國際影展觀眾票選獎的《文生去看海》是部景色相當優美的公路電影,探討普世的不完美,沒有確定的結局和答案。故事分兩軸行進,主線是世人眼中患有「妥瑞氏症」、「厭食症」、「強迫症」的三個年輕人,副線則是為了追趕逃跑的兒子和病患,一同上路的國會議員和心理醫生。前者是世人眼中的不完美,後者則在社會中擁有一定身分地位,但是誰是真正的不完美?究竟是誰需要心理治療?

從德國一路駛過山脈公路來到義大利海邊的兩組人馬,分別患有「妥瑞氏症」、「厭食症」、「強迫症」的三個年輕人在旅程中學習獨立、陪伴、接受、妥協、自信;而一直不願面對兒子患病、甚至將不順遂諉過在兒子身上的國會議員老爸,在心理醫生的引領誘導下正視了內心的脆弱和遺憾,而抱著歉疚之心上路的心理醫生也重新檢視了自己的醫療生涯。全片利用風趣幽默的對白、出人意料的歡笑劇情、優美壯闊的歐洲山景、輕鬆流暢的電影配樂組成相當嚴密的電影架構,前一秒你正為輕鬆有趣的對白呵呵大笑,下一秒卻看到因為生理缺陷而自卑的傷心;前一刻你正為了優美的景色驚歎不已、聽著美妙的音樂和文生一同上路,下一刻卻為出乎意料的劇情轉折錯愕不已。《文生去看海》這部電影就是由許許多多動人的元素細密編織出的一部療癒型電影,從劇情的深度到精采的對白,從自然的美學到動聽的配樂,一個接著一個、穿插交錯、細密包覆的佳作。不用說,對一向推崇療癒文學的我來說,絕對是部評價極高的好電影。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2011金馬影展觀影心得,全在這兒了!

<第一堂課:戀愛座標.亞美尼亞 Here

他是地圖測量師,她是流浪攝影師

她用照片為他補足週遭的風景,他用座標為她紀錄行走的軌跡

這部片較出色的部份是段落銜接時的意象畫面和詩作辯證

不過以這樣格局的故事,120分鐘是冗長了些...... ★★★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歡迎來到德國>海鵬影業  

「我到底是德國人還是土耳其人?」孩子問。

「也可以是雙重國籍的。」大人回答。

「可是只能為其中一隊踢足球啊!」孩子懊惱叫道。

這段有趣的對話讓我想到在2010世界杯中表現亮眼,在賽後立刻被網羅至西甲皇家馬德里的德國球星-Mesut Özil。Özil正是土耳其裔德國人,出生於德國的他在2007年時放棄土耳其國籍,2009年加入德國國家隊,在2010世界杯中大放異彩,是令人驚艷的天才中場。事實上,德國只有未成年人才合法擁有雙重國籍,這也是為什麼Özil會在20歲那年放棄了土耳其國籍,選擇出生地德國繼續他的足球生涯。

以上雖然是題外話,但正是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50年代的德國正值經濟起飛的蓬勃發展期,勞工短缺,除了義大利、南斯拉夫,更有大量的技術移民是來自土耳其。電影中,來自土耳其的一家人,在德國安居樂業、開枝散葉,數十年後爺爺終於拿到德國護照,卻決意帶著一家三代回土耳其東部的老家度假。

是土耳其人?還是德國人?

文章標籤

步璃あゆ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